内粮稳回预计意向亿亩面积种植左右生产食价升,开局国格企粮油粮食较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人间四月天,较好价格春耕正当时!国内
4月18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5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粮油生产开局较好。紧盯实现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环环紧扣抓好春管春耕,打牢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据我部农情调度,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春耕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内粮食市场发生了积极变化,价格止跌企稳并有所回升。分品种看,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价格基本稳定,玉米、大豆价格上涨。
“价格的变动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广泛。稻谷、小麦作为口粮品种价格基本稳定,极大地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稳定了民生预期。民众无需担忧主食价格大幅波动,能够安心生活,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至关重要。而玉米、大豆价格上涨,从生产端来看,刺激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农民预期收益增加,会更愿意投入资源进行种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保障后续供应。在市场流通环节,价格上涨促使粮食贸易商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粮食在不同地区间合理流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带动相关农产品加工行业成本上升,促使企业探索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或调整产品价格。”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粮油生产开局较好离不开中央对于粮食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当下正值春播时节,抓好春播对实现全年粮食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当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季气温偏高的,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库塘蓄水基本正常,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下摆有序。据农情调度,截至4月17日,全国春播粮食进度近两成,略快于上年,其中早稻栽插过七成、中稻育秧过六成、春玉米播种已经过了一成。
“农时不等人。”潘文博表示,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抓好春耕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紧迫任务,一环不松、一招不落,抢抓农时高质量完成春耕生产,推动意向面积落地、单产提升措施落实,为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
“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让农民种粮有保障、有钱赚,从而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而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有助于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即使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农民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保障,从而稳定粮食生产。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为农民提供了风险保障,减少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一步稳定了粮食生产。这有助于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左右,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粮食价格企稳回升
粮食市场一边联系着广大群众的“米袋子”,一边联系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保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还需要把“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过后,国内粮食价格实现了企稳回升。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价格基本稳定,玉米、大豆价格上涨。
对此,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综合研判,今年国内粮食市场回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调控有力。去年下半年以来,为了促进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稳定农民收益预期,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了增加储备收购等一系列措施,成效初步显现;二是需求向好。国家提振消费政策陆续出台,农产品总体需求向好,粮食购销进度也明显加快;三是预期改善。粮食进口有所减少,贸易加工企业市场信心也在不断增强,普遍看涨后市,纷纷提价收购。
而对于后期粮食市场的走势,雷刘功提出了三个基本判断:一是供应有保障。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重重困难,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当前冬小麦苗情比较好,粮食春播的意向面积稳中有增,全年粮食丰收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二是调控有空间。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数量充足,结构不断优化,调控能力持续增强;三是需求有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未来我们国家粮食总需求仍将是稳中有增,供求紧平衡格局保持不变,对粮食的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际农产品的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增加,我们将密切关注对国内的传导影响。
事实上,农业农村部始终强调,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合理水平,保护好农民的种粮收益。
“中央多次强调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合理水平意义重大。合理的粮食价格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关键。农民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合理价格能确保其辛勤劳作获得相应回报,维持生计并实现增收,从而激励他们持续投入粮食生产,稳定农业劳动力队伍。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粮食是基础商品,其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合理价格能稳定物价总水平,避免因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合理价格有助于调节粮食供求关系,既防止价格过低导致生产过剩浪费,又避免价格过高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市场需求。”支培元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娱乐)
-
4月21日,四川广元一女子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其31岁的丈夫拔牙后经抢救无效身亡,但丈夫并没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类似这样因拔牙威胁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看似普通的一次拔牙为何会引发严重 ...[详细]
-
农药残留Pesticideresidues), 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 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秦煜 记者 冯铁飞)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安排部署,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印发了《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口罩、 ...[详细]
-
2.5 消化过程中睡液酸存在形式和质量分数变化唾液酸是燕窝中最具有价值的物质,在哺乳动物大脑发育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燕窝中的唾液酸主要结合在糖蛋白的糖链末端,少量以游离和聚糖的形式存在。外源性含唾液酸的 ...[详细]
-
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角逐告一段落。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6月份,债基俨然成为市场吸金主力,6月新成立的债基总发行份额占比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更有存量混基宣布转型为债基,不少债基近期纷纷暂停大额申购。债 ...[详细]
-
目前,健康饮食与食品安全备受瞩目,食品营养准确稳定至关重要。蛋白质作为生命与健康基石,其含量与质量的精准把控尤为关键。由此,食品中蛋白质质控样品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它们如同食品质量的“标尺 ...[详细]
-
胶稠度是米质评价中的一项指标,反映了精米中4.4%的冷米胶的黏稠程度。稻米淀粉经稀碱热糊化成为米胶,冷却后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会作一定程度的延伸,延伸后的米胶长度(单位为mm)称胶稠度。按照国际惯例,依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柳春龙 记者 吴采平)疫情下,网络订餐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就餐选择,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种美食。近日,湖北省潜江市市场监管局采取网上巡查、线下核查的方法,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整治行动,推 ...[详细]
-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日,总台记者从巴基斯坦军方获悉,巴基斯坦正式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以回应印度方面持续不断的挑衅行为。据悉,此次行动针对印度境内多个目标展开,打击范围覆盖印度全国 ...[详细]
-
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_南方+_南方plus12月23日,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公示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广东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详细]